我有个朋友,他告诉我,至今无法忘记3岁那一年妈妈加班晚了两个小时接他,他在幼儿园门口坐个小板凳,大哭着等妈妈回家的场景。
因为妈妈忘记告诉他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告诉孩子可能会晚去接他,他以为自己被抛弃了。
这是一种灭顶之灾的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处理,它会在某些相似的场景中被牵连到,然后也随着此时此地的情绪一起爆发出来。
而我们试图用此时此地的方式消化我们的情绪,当然是无法真正解除情绪对我们的影响了,因为有很多情绪和你现在的情感无关,它只是一次算总账。
小时候,当我们丧失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比如我们会失去父母的体贴的爱,失去熟悉的故乡搬到陌生的城市,或者甚至会遭遇一些人的身体侵害,那时,我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于是就用了一些方式比如压抑或者自我欺骗的方式将这些事关在一个盒子里,直到时机成熟了再打开。
什么是成熟的时机?就是现在,你年轻力壮,有足够的强壮的神经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有足够的渴望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追求你想要的幸福;有足以让你投入的一段感情,激发你的过去种种新仇旧恨。
但是有一个悖论,虽然万事俱备,但只欠东风,东风是什么?那就是一套新的游戏规则。这东西,如果能自己摸索出来,当然可喜可贺,但更多还是要有人来教,如果你遇到一个足够成熟的爱人,他会教给你爱的规则,但可惜,心智成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是很多,更何况,我们从比较残缺的视角看到的人,往往是物以类聚的,结果,我们还试图用老的方法树立新的游戏,那自然就会屡战屡败。
有些感情是自杀都挽救不过来,除非你会用情感的方式挽回。
情感这东西只有双赢才能继续下去,否则就是伪情感。有人说,非也,我也见过有人是欢喜冤家,一辈子吵闹,乃至家庭暴力,最后也过了一辈子。
那我想说的,一则这样过日子的人更多的是上一辈子人,那一代人坚信离婚是一件不道德乃至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类似宗教信仰,所以即使两个人无法真正爱对方,依然要压抑自己一辈子;二则是这些人通过触碰彼此感受到爱,如果这在一定范围内还属于“打情骂俏”,但如果达到一定的烈度,那么就会是一种“负性生存”。
有没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当然有。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污染的空气和水中,即使他们有多么强的生存能力。第三者中的大多数会期待拥有一段真正的二人关系,但在实现这一切之前,她们需要学会用新的游戏规则管理自己的欲望,也就是不让内心的那个小孩子控制自己的情感世界,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承担这么重大的任务,谈情说爱本来就是大人的事情,可是很多当事人会用小孩子谈恋爱,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