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肝脏受损,血功能失调,血不归经,溢出脉外,出现吐血、衄血、咯血、崩漏等月经不调的症状,波及生殖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如果脾胃消化不良,最常见的胃痛、泄泻、呕吐、呃逆等症状。
肝气不升,抑郁寡欢,意志消沉,倦怠,胆怯、肋胁疼痛,视矇等。
中医理论:肝主疏泄
中医学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五脏六腑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中医学理论认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理疏泄及主脏血。除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肝脏外,中医所指的肝还包括中医经络体系、与肝有关的器官系统,包括眼睛、指甲、筋脉、胆、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生殖系统、神经及精神情绪等。应用中医五行学说及脏象学说的引申,不同的脏腑功能都有从属相连的关系,互根互用,相生相剋,强调阴阳平衡。故此人体的筋脉、指甲、皮肤、眼睛、情绪均与肝脏息息相关,这些部位出现问题,中医都把病灶定位于肝脏来考虑,从而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肝通过对气机的疏泄和调节进而影响情志的变化,对脏腑、气血津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维持机体健康状态极为重要的一环。所以,肝疏泄有度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利,脏腑组织功能正常,病无由生,人体就健康,反之则疾病丛生。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