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年龄越大骨质疏松患病率越高。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年龄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胃肠功能下降,使体内钙质减少,而体内排出不变或略有增加,从而造成体内钙质缺乏。加上老年人户外运动减少,免疫力低下,可能存在多种疾病,都加大了患病几率。
4.白领一族生活方式不健康,成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的影响也较为明显,白领一族由于工作忙,长期缺乏运动、晒太阳的机会少、缺乏维生素D,还有吸烟、喝酒、大量喝咖啡等习惯,都会降低骨密度,令骨头变脆。此外,素食者和长期节食减肥的人,今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较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5.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度警惕。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自身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就相对更大,需要提早引起重视。
预防骨质疏松,从小抓起。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为峰值骨量和骨丢失率。从儿童时期就应重视补钙,在青少年时期尽量提高骨峰值,在成年期尽量减少骨丢失率,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平时应注意合理膳食,多吃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戒烟限酒,少喝咖啡、浓茶等。
人到中年,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丢失率加速。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如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60岁以上的老人,最好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发现骨丢失较快时,要立即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