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秀 >

补营养,保健品不是首选

2015-10-29 19:25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也随之变差,食欲和进食量远不及中青年时期,这时极易发生营养不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补营养,保健品不是首选

  “老来缺营养”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群健康的重大威胁。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数据,80岁以上老年人的营养不良问题非常严重,贫血率超过50%。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消化能力和咀嚼能力也随之变差,食欲和进食量远不及中青年时期,这时极易发生营养不良。

  合理膳食是基础

  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教授陈霞飞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营养不良主要有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低体重和贫血等类型。

  比如常见的低蛋白血症就是老人蛋白质能量营养缺失的表现,但是老人往往不是单纯缺乏一种营养元素,经常伴随多种营养元素缺乏。”

  虽然“合理膳食”一直是专家推荐的解决老人营养不良的首要方法,但是“膳食补充”见效较慢,食物中单一某种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于是人们将目光纷纷投向市场上的各类保健品。“送礼送健康”,走亲访友、看望老人时,拎上两盒保健品日益成为节日“标配”,可是这些保健品到底能给缺营养的老人带来多大效果呢?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表示:“保健品通常是复方配制,萃取成分由复方构成,往往只是在食物原有自然成分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保健成分。”

  陈霞飞指出,某些保健品只适合有特殊营养需求的老人。比如,老人自身的膳食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或者严重缺乏某种营养元素,这时可以选择某种营养保健品,但却很难达到像膳食一样全面的营养补充效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补营养,保健品不是首选

  认识存在三个误区

  徐华锋认为,老百姓对于保健品的认识存在三种误区。

  第一,概念认识模糊。任何食物都有保健功能,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称为保健品,我们所认为的“保健品”只是统称意义上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其实有些产品只能称为“普通食品”。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只有标注有“保健食品”字样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保健品”。

  第二,功能认识有误。保健品不是药品,它对人体的保健效果是缓慢的,一些老百姓对保健品的期望值过高,这是不科学的。

  第三,适用人群不清。保健品更适合亚健康人群、病后康复者,以及自身对一般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人群食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