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主任韩铁光指出,国民如能对健康信息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并切实改变自身行为,将远离疾病困扰,有力维护自身健康。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很多也是由于国民健康素养尤其是医疗常识素养缺乏,对健康、疾病及生命没有正确认识,对医疗处置既不能正确理解,又对治疗期望值过高,极易对医疗结局的不如意产生意见,医患若不能进行有效沟通,会导致医患矛盾加深。因此,要尽快提高国民健康素养。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医患沟通,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普及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知识。并要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重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对人们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刘卫红表示。
白书忠认为,在社区开展营养与健康科普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对提高民众的健康素养,预防和减少民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很有意义,希望有更多的医疗卫生单位和企业加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