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活秀 >

救急和养生,中医两法宝

2016-01-17 16:17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对于中医,有人笃信其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有人不屑地斥其“不靠谱”。在多年从事中医的院长们眼中,中医学包含着很多优秀的理论和技术,只是因为缺少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救急和养生,中医两法宝

  对于中医,有人笃信其有着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也有人不屑地斥其“不靠谱”。在多年从事中医的院长们眼中,中医学包含着很多优秀的理论和技术,只是因为缺少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才使其发展受阻,甚至引发偏见。为此,本版特开设“中医院院长访谈”栏目,请他们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发表关于当前中医药发展的见解。

  治急症比治慢病更有经验

  中医作为一门医学,从最初的产生到学术理论的成熟,再到近千年来的发展,基本都是围绕急诊和急重症而来的。认为中医只能治慢病、谈养生,其实是一种误解。

  刘清泉指出,“慢郎中”的“慢”更侧重强调急病慢治,无论多急的病都要有序处理。事实上,中医治急症比治慢病更有经验。“医学的产生源于人们的基本需求,中医也不例外。过去人们找大夫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出现了急症、重症,可能会要命;二是疾病产生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而求医。可以说,中医自古就是从治疗急重症发展起来的。”刘清泉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救急和养生,中医两法宝

  从一些中医著作的名字,也不难看出中医擅长治急症的特色。中医古籍《伤寒杂病论》主要围绕伤寒论治,伤寒属于典型的急重症,古代甚至用“走马看伤寒”形容其发病之“急”;孙思邈的《千金方》全名《备急千金方》,“备急”二字显然是在强调急诊急症;青蒿素的成功提取最初也是受到一部名为《肘后备急方》著作内容的启发。“这本书很小,可以放进古人宽大的袖子,以备随时拿出来看,故名‘肘后’备急。它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国医学界的第一本急诊手册。”刘清泉说。

  中医治急症多见于脑血管病导致的偏瘫、昏迷,肺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骨折等外伤。特别是中医的骨折整复,不用开刀,复位后夹板固定就行。这种快速、简便的治疗方法曾在汶川地震等灾难性救援中显现出优势。刘清泉不无遗憾地说:“这是中医独创的东西,花钱少,疗效好,但目前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以至于很多中医都不会这个技术了。”

  中医擅治急症还体现在一些家庭治疗中。比如,吃过多生冷寒凉的食物导致胃痛,可以通过按压相关穴位止痛;出现轻度呕吐、头晕,也都有相应的缓解穴位;感冒发烧时可以用葱白、姜、枣熬汤喝缓解症状。所有这些都是中医治疗一般家庭急症的典型体现。不过,刘清泉强调,如果得了重病,应当尽快去医院就诊,不可在家乱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