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而本文重点在这里:外周血清素是在肠道中由肠色素细胞(ECs)及特殊类型的免疫细胞和神经元产生的。
充满好奇心却没有害死任何一只猫的研究者萌想知道到底是哪些肠道微生物对于血清素的产生具有调节作用,于是他们分别测定了包含正常小鼠和无菌小鼠的外周血清素水平。
结果显示,来自无菌小鼠的肠色素细胞产生的血清素水平仅为正常菌群小鼠所产生血清素水平的40%,而当将正常肠道菌群重新植入无菌小鼠机体后,其血清素水平就会恢复。
那么,是哪种牛气的细菌帮助机体产生了血清素呢?通过对不同的肠道微生物进行筛选分析,研究者发现了一个由20种产芽孢细菌组成的微生物组或许可以增加无菌小鼠机体血清素的产生水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时此地,怕是有很多像笔者一样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觉得这样20余种产芽孢细菌简直是“良心助人”!然而并卵,这些细菌的生存和繁殖也是有赖于血清素的大量分泌。
可见一个和谐而平衡的人菌关系是多么地重要,你善待肠道和细菌,细菌反过来报答于你~
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每个学期中,笔者由于饮食得不到理想的改善而导致的记忆力减退、郁闷、情绪低落等不良习气都得到了解释(蠢还是没有吃好),不由得打算写完这篇小短文就去好好激(da)励(chi)一下自己!
嗯,只有关爱自己的肠道菌群才能欢乐~ (图片来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