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肺癌治疗取得了一些突破,特别是精准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例如,以前肺癌的分类主要依据病理,如腺癌、鳞癌等,基于此做出的治疗选择是比较粗略的。如今根据癌症的基因分型选择药物,可做到有的放矢,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此外,通过免疫手段治疗肺癌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思德: 两类疾病唱主角
2015年,两大类疾病在我们消化科“唱主角”,一类是包括肿瘤和慢性炎症在内的慢性病,另一类是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其实这已经是近30年来的趋势,以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性胃肠病已很罕见。 应该说如今常见的消化科疾病多跟生活方式有关。因为饮食不节制,加上环境因素,近十年来以结肠癌、胃癌为代表的消化道肿瘤增加得很快。另外慢性炎症性疾病明显增多,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光克罗恩氏病去年我们科就接诊超过500例。
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在30年前连概念都没有,如今已经占到门诊量的一半。患者感觉胃肠各种不舒服,比如恶心、呕吐、疼痛、便秘、腹泻等,到了医院却查不出任何器质性问题,多是因为胃肠功能调节能力差导致的。之所以这类疾病多发,与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大等因素有关。要想预防这类疾病,保持健康作息、注意休息、适当运动、舒缓压力是必须的。
消化科近年的进展可谓突飞猛进,诊疗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以内镜为代表的影像学技术,能让医生直观地看到消化道的每一个角落,就像看体表一样,没有盲区。通过内镜操作,不但能进行诊断,还能完成微创甚至无创治疗,给病人带来了福音。未来随着胶囊胃肠镜的进一步发展,能让内镜实现完全无痛苦,值得期待。